查看: 132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害彩色食品谋杀孩子智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3 00:55: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宝宝来说,色彩不仅仅意味着视觉美,衣食住行中,黑白黄绿紫,色彩的变化有时候还蕴藏着更多含义,五颜六色的宝宝营养食品不仅仅是引发宝宝食欲的诱饵,还能增强宝宝健康;但现在市场上充斥大量的含有人工色素的零食则会危害孩子健康,不仅会削弱食欲,甚至会导致孩子智力下降、性早熟。所以家长要孩子学会拒绝彩色零食,多吃健康蔬果。
彩色零食-给孩子智力减分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称,食用人工色素会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研究结果发现,包括酒石黄和落日黄在内的7种人工色素可能会使儿童智商下降5分。
对此,汇源果汁公司研发中心的一位专家说,在儿童智力发育阶段,需要大量的优质蛋白质和类脂等营养元素,人工合成色素不能提供这些营养。同时,人工合成色素自身或其代谢产物具有毒性,而且,其在保存过程中还可能混进砷,铅或其他有毒的中间产物,这些都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和神经行为。
此外,摄入过量合成色素还可引起过敏症,如哮喘、喉头水肿、鼻炎、荨麻疹、皮肤瘙痒以及神经性头痛等;某些人工合成的色素作用到人的神经,会影响神经冲动的传导,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症状。
首都儿科研究所保健科李梅医生建议家长严格控制儿童饮食,让儿童多吃一些天然食品,买加工食品时尽量选择不加任何人工添加剂的食品。汇源果汁研发中心的专家也建议,儿童避免人工色素的影响要从日常饮食中注意,在购买一些颜色鲜艳的食品或饮料时要慎重,不要选择颜色太过亮丽的加工食品,还要养成阅读食品配料表的习惯,注意里面是否添加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等合成色素。
彩色冷饮-削弱孩子食欲
五颜六色汽水的主要成分是人工合成甜味剂、人工合成香精、人工合成色素、碳酸水,经加充二氧化碳气体制成的。除含一定的热量外,几乎没有什么营养。这里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包括糖精、甜蜜素、安赛蜜和甜味素等。这些物质不被人体吸收利用,不是人体的营养素,对人体无益,多饮用还对健康有害。
那些色泽特别鲜艳的汽水里面含有大量的人工合成色素和香精,会给孩子带来潜在伤害,过量色素和香精进入儿童体内后,容易沉着在他们未发育成熟的消化道黏膜上,引起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干扰体内多种酶的功能,对新陈代谢和体格发育造成不良影响。一些彩色冰棍、彩色冰砖、彩色袋冰等也和彩色汽水一样对儿童的发育有害而无利,也建议不要食用。
山东食品科学与营养协会博士李迎穗说,山梨酸钾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甜味剂。一旦味觉被它们麻痹,孩子记住了这种味道,就会钟情这种味道。但山梨酸钾是一种泻药成分,摄入过多会引起腹泻。在欧美国家,这类食品都会在标签上注明“过量摄取可能导致轻度腹泻”的提示。
那么,所有的彩色食品都对儿童不利吗?其实很多彩色的蔬果还是很适合孩子吃的!
黄色蔬果蕴含丰富维生素
代表食物:金针菜、韭黄、胡萝卜、南瓜、金瓜
营养小提示:黄色蔬果中的维生素E对肝脏、胰脏有益。橙子、柠檬、玉米……这些黄澄澄的食物都是合成维生素c的高手,每天食用2~3两黄色的瓜果,就能保证一个成年人所需要的维生素C的量。要预防孩子得佝偻病、近视,维生素D绝对是好帮手,因为它能促进钙、磷的吸收。
绿色蔬菜蕴含丰富叶酸和钙
代表食物:菠菜、青菜、荠菜、芥菜、甜菜、韭花……
营养小提示:别小瞧绿色蔬菜哦,因为蔬菜里除了有丰富的纤维能帮助孩子消化,防止便秘之外,还富含大量的钙质,促进宝宝骨骼和牙齿发育,还可防治佝偻病呢。而绿色蔬菜中常有的维生素A可保持视力,防止干眼病及夜盲症。
紫色系瓜果蕴含大量碘
代表食物:紫茄子、紫苏、豇豆、紫豆
营养小提示:碘是预防甲状腺的得力助手,其中以甘蓝和茄子最多。
红色系蔬果肉类能补充丰富铁
代表食物:西红柿、红辣椒、红心甜薯、猪肉、牛肉
营养小提示:无论是红苹果还是红色的樱桃或者红辣椒,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铁元素,补铁、补血的功效非常好,是贫血宝宝的营养好搭档。
黑色系菌类食物是天然保健品
代表食物:蘑菇、芝麻、黑米、乌豆、乌梅、黑李子、海带、黑木耳,黑鱼、甲鱼、乌骨鸡
营养小提示:黑色食品中的营养成分齐全,而且质优量多,目前在黑色食品中发现了17种氨基酸、14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及各类维生素。蘑菇、芝麻、黑米都是黑色家族最著名的代表。
2#
发表于 2011-10-3 02:19:28 | 只看该作者
肥胖不仅易生病,还扼杀智力。
3#
发表于 2011-10-4 03:02:25 | 只看该作者
受教了              
4#
发表于 2011-10-4 13:19:3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手机版|Archiver|中国孕育网 ( 沪ICP备14030367号-1 ) © 2001-2018 中国孕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