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孕育网
|
手机版
|
通行证登录
|
注册新用户
|
QQ登录
|
其它登录
帖子
好友
道具
勋章
收藏
任务
怀孕
育儿
备孕
情感
美容
生活
首页
Portal
热点
备孕
怀孕
儿科
妇科
生活
论坛
BBS
空间
Space
圈子
Group
博客
相册
分享
Share
记录
Doing
备孕
想要宝宝
孕期
怀上宝宝
分娩
新妈妈
月子
产后恢复
新生儿
初生期
0-1岁
婴儿期
1-3岁
幼儿期
3-6岁
学龄前
中国孕育网
»
论坛
›
家庭生活
›
谈天说地
›
硝烟战火中的中国第一代奶牛,喝卫岗牛奶原来是如此奢侈 ...
返回列表
查看:
1422
|
回复:
0
硝烟战火中的中国第一代奶牛,喝卫岗牛奶原来是如此奢侈的事情
[复制链接]
控制情绪
控制情绪
当前离线
积分
9
IP卡
狗仔卡
电梯直达
1
#
发表于 2012-8-10 18:15:38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先放一张奶牛历史演变图,然后喝口奶~太奢侈了……
奶嘬完了……正式开始
话说英国女皇伊利莎白,是现任公认的奢侈品达人,从头到脚都是顶级品牌,然而英国女王却不辞劳苦的亲自种牧草、养奶牛,对于这位年长却又永远走在奢华一线的女士来说,没有什么比健康美丽更加重要的了,、她喝的牛奶都是自己养的,
所以说,最顶级的奢华牛奶,是离自己最近的牧场产的奶。
为什么说最顶级的奢华牛奶是离自己最近的牛奶呢?这里又有什么历史渊源呢?
一开始牛奶属于特供物品,只有皇室才能喝。可皇家成员慢慢发现送进来的东西经过一一检查,算上路途上运送时间鲜奶经常坏,觉得现挤现喝最好,可白金汉宫附近是没地方做牧场的再加上,于是英女王下令,直接在后院开辟出个空地,做牧场,养奶牛,专人看管。自此,这些皇室成员才天天有了鲜奶喝。而这个风气,也逐渐在英国盛行,牧场离的近,是非常奢侈的事”这个观点就这么从英国皇室传来的。
其后,又在整个欧洲都盛行起来,直到现在,英国家庭自家有奶牛,后院有牧场都是件值得称道自豪的事。
而美国前总统布什,回德克萨斯老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看自己的奶牛,这位搞笑总统经历了911等事情后,一颗平常心回归还是值得赞许下的,而保持搞笑风格的小布什,也别出心裁地将自己的蜡像做成奶牛装扮。据说,对奶牛的偏好是布什家族的传统,为了保证族人的健康,布什家族专门有自己特殊饲养的奶牛,供给全家人的鲜奶饮用,可见奶源近是豪门望族对牛奶最终执着追求的事情!
说完世界的名人,难道咱中国泱泱天朝就没有人对牛奶饮用有过奢侈的要求么?其实,咱中国确实有过对牛奶奢侈执着追求的人,她就是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
先辟谣一下,传闻说宋美龄用牛奶洗澡,这其实是个误传,晚年曝光的史料证明,宋美龄的皮肤属于易过敏型,所以用牛奶洗澡会起很多红斑(跟新生宝宝过敏症状类似),所以说宋美龄洗澡用牛奶是无稽之谈,
历史是这样的,100年前,宋庆龄举办了遗族学校,十年后由于大姐政务太忙,就由妹妹宋美龄接手,宋美龄受教育很西式,所以为增加孩子们的营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联合国救济署要来40头奶牛,重点要求在学校附近建乳牛牧场,是中国第一个面向普通大众推广牛奶的基地。
关于宋庆龄要求奶牛牧场建学校附近这事,是有说道的,宋美龄学生时期在美国接受的欧洲式教育,生活起居都是按照英国那一套来的,所以回到南京接收遗族学校后,就在附近建了牧场。遗族学校的小孩子不太懂,倒是把国民党军的留学军官们给羡慕坏了。宋美龄暮年的时候接收采访时说:“自己这辈子最自豪的事就是遗族学校办的好”,从建皇室规格的牧场这事就看的出。
可这帮奶牛和遗族学校一样命运多舛,两度迁徙。
1937年11月份,南京即将落入日本军队虎口,危急关头,宋美龄决定实施一项庞大的搬迁计划,把奶牛运往重庆后方。在她直接安排下由钱用和秘书等人组成管理组,由当时的牧场场长王育民组成饲喂组,11月下旬,这支特殊的队伍由浦口乘火车前往徐州。一路上,50多头奶牛被装在6节火车皮里,喝不上水,吃得也很差,体质明显下降,在经郑州到达长沙时,有10头患上炭疽病死亡。宋美龄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要求停止转移,就地建牛舍让奶牛养息。这一措施果然有效,在经过7、8两月高温后牛群的健康状况很快好转,不然后果将不堪设想。
1938年12月,卫岗奶牛经历了一年多的漂泊到达宜昌,在继续逆江而上时民生轮船公司的小火轮无法将牛群运达重庆,宋美龄得知后又找到英国商船“荆门”号托运。在牛群抵达重庆后因天气潮湿需要转到成都,在车辆匮乏的情况下,宋美龄动用军车把奶牛运到目的地。在抵达最后一站华西坝牧场时,宋美龄如释重负,特地赶到牧场看望了王育民、黄植诚、韩宝国等人和奶牛。当年随同奶牛“抗战”的曹金才谈起这件60多年前的往事唏嘘不已,他说没有宋美龄的努力,卫岗奶牛完成这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搬迁是不可能的。
从1938年底到1945年在重庆的6年,宋美龄与卫岗奶牛感情又添了一分,时常保持着零距离的接触,无论是在歌乐山、九龙坡、还是黄山、曾家崖等寓所,都配有专职的工人饲喂奶牛,牛舍由卫兵24小时全天候警卫,有时宋美龄散步来到牛舍,询问饲喂的情况,与工人热情打招呼,完全没有“第一夫人”的架子。有一次,重庆遭日军飞机轰炸,牛舍的顶棚都被炸飞,所幸的是奶牛安然无恙,次日,宋美龄即决定把奶牛送往成都的郊区以防不测。
抗战胜利后,宋美龄又多次来到遗族学校和卫岗奶牛场,研究恢复工作。1946年国民政府还都南京,由于奶牛全部迁送成都,宋美龄又积极争取联合国援助项目,一次性无偿拿到400多头奶牛,其中200头留在了遗族学校奶牛场,另200头运往天目山奶牛场,这样使卫岗奶牛场迅速走出战争的创伤,恢复了生产和市场的供应。
1949年春,南京解放在即。这时的遗族学校已奉命开始迁至广州,再以广州出海东迁至台湾台北。但此刻的宋美龄仍放心不下卫岗那群200多头优质高产奶牛。她以浙江奉化溪口传来口信,要求王育民、汤鹤松等人,立即用火车皮把200多头奶牛装进车厢押运到杭州,再经广州出海;如经费不足可用“卖牛”抵运牛的方式进行弥补。可一些居心叵测的学校留守人员则假借对员工发不出工资,决定杀牛关场然后逃跑。就在这危急关头,南京中共地下党东郊支部派来原遗族学校校友、共产党员李世仪,秘密联络,彻夜和王育民长谈,说明遗校和牧场牛群都是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动员他以牧场场长的名义,带头稳住大家不要走,组织护场纠察队,一方面维持牧场的正常生产销售秩序,另一方面提高警惕性防止歹徒牵杀牛群,破坏牧场,以实际行动,迎接解放。王育民权衡再三,果断地决定留下来。
南京解放后的第二天,市军管会即派出军代表徐矶、李萍和军事联络员刘蔓延等6人,前往卫岗和四方城,接管了遗族学校及其实验牧场;又配合市建设局,接管了官办的中央畜牧探讨所、首都农业示范站、中国农业推广会、励志社和苜蓿园等6家奶牛场。于6月1日在四方城合并组建成全市规模最大的“南京乳牛场”,并任命原遗校牧场场长、畜牧技师王育民为场长。第二年,又有金陵神学院等6家奶牛场并入,决定重建新场,在卫岗童卫路开辟新场区。
后来宋美龄的送奶工曹金才也回忆说,解放初期特务们打算杀牛卖肉,破坏牧场,曹金才和其他送奶工自发团结起来保护奶源,为南京人保留下来一份最奢侈的牛奶!新鲜的奶源!
那后来那些牛呢?其实卫岗并没有把那些牛全部留在自己的牧场,而是将这些从荷兰进口的奶牛,送往全国各地的牧场,在那里进行繁殖培育,可以说目前全国的奶牛, 大多是卫岗这些牛的后代。南京本地的奶牛一代一代留下了独特的体型,这样的过程也折射出宋美龄平等看待生命的态度。直到今天,在南京的卫岗牧场仍能看到上世纪40年代卫岗奶牛的后代。
收藏
0
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家庭生活
分类信息
Powered by
discuz!
手机版
|
Archiver
|
中国孕育网
(
沪ICP备14030367号-1
) © 2001-2018
中国孕育网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新用户注册
用其他账号登录: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