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7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娩前你需必知的十个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6 11:46: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也许你会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对分娩的过程了解得那么清楚,有助产士和医生,她们会知道如何帮助你。但是,从很多过来人妈妈那里了解到,如果你事先知道你会遇到哪些情况,那么在分娩的过程中,你会多一份镇定和轻松,这也正是你在分娩关键时刻最需要的。

  下面的10个问题的答案是准妈妈最想知道的,它们将使你在分娩的过程中更有安全感。
2#
 楼主| 发表于 2008-5-6 11:48:10 | 只看该作者
 1、我如何知道分娩开始了?

  有些女性在分娩的那天会感到烦躁,这是身体发出的一种明确的信号,还有的准妈妈会出现心跳、燥热或者头痛等症状。此外,还会有人感到没有胃口或者特别饿,也可能出现腹泻或者严重的便秘。这时,子宫口也开始慢慢打开,有更多的液体流出来,骨盆和小腹开始感受到拉扯的疼痛。阴道和膀胱有被压迫感也是分娩要开始的信号。

  当流出的血或羊水增多的时候,就是该去医院的时候了,这时阵痛也开始变得有规律了。有一个黄金定律可以帮助准妈妈判断分娩是否开始了:这个定律是4:1:1,具体的说:每四分钟有一次疼痛,每次疼痛持续1分钟,这样的阵痛节奏已经持续一个小时了。

  还有一种分娩即将开始的征兆,那就是准妈妈开始感觉到强烈的疼痛,疼痛的强度让人难以忍受。

  还有一种最简单的信号是,准妈妈自己觉得马上要见到小宝宝了,这个时候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分娩也许很快就会开始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08-5-6 11:48:37 | 只看该作者
2、见了红是不是就要去医院了?

  专家认为:见红只是一个先兆。每个医院不是特别一样,通常要到进入产程以后,子宫有规律的收缩或者是有破膜破水,才要到医院去。
4#
 楼主| 发表于 2008-5-6 11:49:02 | 只看该作者
 3、我担心自己不能“胜任”分娩这项艰巨的任务,怎么办?

  对于分娩有恐惧感完全是正常的。



准妈妈可以通过分娩准备阶段中的放松练习让自己平静下来。这里了解一些和分娩有关的细节,对克服恐惧很有帮助:

  * 分娩前的阵痛是慢慢增强的,而不是突然降临,因此准妈妈可以逐渐适应。

  * 每次阵痛之间都有间歇,那时准妈妈感觉不到任何疼痛(除了分娩的最后阶段),可以利用间歇好好休息一下。

  * 此外,阵痛是有时间限制的,每一次阵痛都意味着宝宝离出生近了一步,当宝宝躺在你的怀里的时候,阵痛就真正结束了。

  很多研究显示,女性在怀孕20周到生产这段时间里,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会不断下降。其中的原因是身体中分泌了一种类似鸦片一样有麻醉作用的激素。成功分娩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要忍受剧烈的疼痛,可以通过很多的方法和药物缓解疼痛,例如针灸、呼吸、缓解疼痛的药物,以及局部麻醉等。
5#
 楼主| 发表于 2008-5-6 11:49:39 | 只看该作者
 4、分娩难道必须长时间忍受阵痛?

  分娩时可以想医生采用“无痛分娩”方式,采用局部的麻醉(硬膜外麻醉)局部的麻醉在感觉局部的麻醉传到大脑的通路上的阵痛。采用这种方法,产妇可以自由的活动,而且基本上感觉不到疼痛。

  麻醉过程是产妇侧卧在床上,麻醉医生在她的后背的位置,从后背注射打针,从后背那个地方放一个很细的塑料管,先是有一个针,从那个针里放进塑料管,然后把针拿掉。麻醉医生会把细的塑料管留在产妇的椎管里。细的塑料管很细很细,差不多和细的铅笔芯一样细。对于绝大部分产妇来说,使用了这个技术,她的感觉是相当好,硬膜外麻醉这项技术在包括国外西方发达国家都非常公认好的最好解决分娩阵痛的技术。
6#
 楼主| 发表于 2008-5-6 11:52:29 | 只看该作者
5、分娩需要多长时间?

  统计数据表明女性在分娩第一胎的时候平均花费大约12个小时,第二胎平均需要8.5个小时。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女性在这10多个小时里要一直忍受没有间断的疼痛。每个人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总地来说,在熟悉的环境中、在信赖的人的陪伴下分娩会更快一些。

  有些准妈妈阵痛的时间比较短,但是疼痛的强度高,而另外一些准妈妈痛感柔和一些,却需要更多时间完成这个阵痛期。因此,准妈妈应该顺其自然,千万不要有压力。

  分娩究竟需要多长时间因人而异,而且是可以遗传的。因此,你不妨询问你的母亲,看看她的分娩经历如何。也可以了解一下你的姨妈和外祖母的生产过程,多少对你会有所帮助。

  你对阵痛的敏感程度与分娩持续的时间关联不大,但是你可以坚信,一切忍受到宝宝第一声啼哭的时候就结束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手机版|Archiver|中国孕育网 ( 沪ICP备14030367号-1 ) © 2001-2018 中国孕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