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01|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位产房医生的私房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7 09:3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医学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生孩子早已不再是生死较量。安全保证了,如果生育对于女人仍旧是个挑战,那么让我们害怕的究竟是什么?
  我们针对产房里的种种私密问题进行了实地采访,感谢五位产科医生和助产士把他们多年宝贵的临床经验以及个人私体验与我们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8-8-7 09:32:54 | 只看该作者
自然分娩女人最担忧什么?
  
  出场医生:

  助产士周晓君

  43岁

  儿子11岁
  

  痛苦的感觉  
人总是对痛苦的画面过目不忘。任凭你是个再坚强的女人,看到对面床上一个和自己一样的大肚子正在痛苦地叫喊,也让人后脊梁感觉冷飕飕。况且,我们从小看到的影视剧里的女人们都在以各种不着边际的夸张方式渲染这种痛苦,实在让毫无经验的我们感到更加恐惧。其实,那是演员按导演的要求秀出来的痛苦。每个有经验的母亲都会这样告诫即将进产房的女儿:不要喊,那没用。而且,也没那么痛。“不要喊”是为了节省体力,而“没那么痛”是在为女儿鼓劲。
3#
 楼主| 发表于 2008-8-7 09:33:42 | 只看该作者
  身体的耻辱感

  章子怡在《茉莉花开》中表演的雨中分娩让人印象深刻。即便没有医护人员在身边,即便是在大雨滂沱之中,小女子凭着自信和勇气一样漂亮地完成了任务。怕的不单单是痛,而是生产时身体的耻辱感。一旦突破了这个心结,生育的可怕程度马上减半。其实,真正上了产床最多30分钟,那个让你感觉有障碍的姿势其实并没有多长时间。所以,不要认为分娩时的姿态不雅而选择剖宫产。生命诞生的一刻,还有什么能比这更美?

  侧切的恐惧

  有讹传说80%的产妇在生产过程中要被侧切,其实,如果孩子不是太大,产妇又积极与医生合作,侧切完全可以避免。
4#
 楼主| 发表于 2008-8-7 09:34:15 | 只看该作者
医生喜欢什么样的产妇?

  
  出场医生:

  李楠医生

  30岁

  儿子1岁

  私房话:  
我是29岁自然分娩生下儿子的。因为作为产科医生,我比别人更了解手术产的弊端。产痛是一种很奇怪的痛,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刹那,一秒钟前感受到的所有不适都被一种巨大的幸福感取代。我想跟所有想做妈妈的女人说,信心真的很重要,你要这样告诉自己:我完全能够自己生!医生的手术刀永远是第二位的选择。
5#
 楼主| 发表于 2008-8-7 09:34:39 | 只看该作者
 脐绕颈也可以自然分娩

  很多产妇把脐绕颈当作是不得不施行剖宫产的理由。其实,B超诊断为“脐绕颈”的人并非一定需要剖宫产。大量的临床经验证明,脐带绕颈者只要有效脐带大于30cm,自然分娩仍是安全的。

  医生喜欢什么样的产妇?

  从职业道德的角度上讲,帮助所有的产妇顺利完成生育任务是每个产科医生的责任。但是,从我的临床经验来看,确实有些产妇更好合作。以下是顺利完成生产的产妇的特征,或许会对想做母亲的女人有借鉴。
6#
 楼主| 发表于 2008-8-7 09:35:10 | 只看该作者
 对自己的身体充满信心

  如果产妇产前体检显示胎位、骨盆大小等各项指标都很正常,医生就会告诉她完全可以胜任自然分娩。这本来是个好消息,但有的产妇听了就开始跟医生软磨硬泡地要求手术生产。我们做医生的很无奈,因为我们知道这样的产妇身体条件再好都将很难完成自然分娩。因为她明明知道自己很正常,却还是要求手术,说明她对自己的身体缺乏信心,而这个是医生不能代替她完成的。所以,很多难以解决的医患纠纷问题也正是这个原因引起的——“是医生坚持让我生,非得看到我生不下来了才给我手术。”我们做医生的也觉得冤枉。

  与医生好好配合

  要想漂亮地完成生育任务,就要好好地与医生合作。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你看不到宝宝出生前后的具体情况,必须依赖医生的指导,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用力什么时候应该稍做控制。最近几年侧切率的升高也是基于这个原因,与不听医生指导失去控制后造成的撕裂相比,侧切的伤口更好处理也更容易愈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手机版|Archiver|中国孕育网 ( 沪ICP备14030367号-1 ) © 2001-2018 中国孕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