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0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反省爸爸妈妈的教养方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19 10:08: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天,儿子遇到一道数学题,要我给他讲解,开始我还能耐心地低声细语,可儿子始终不理解。说着说着,我就急了,嗓门也变大了,最后,我一摔本子冲口而出:“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儿子睁大眼睛望着我,使劲把泪水憋回去,嘴角开始抽搐。



他的神情一下让我想起小时候的我,想起自己当时委委屈屈的哭声和“笨孩子”的自卑……我再次意识到,我是在用我父亲教我的方式教儿子。

    从孩子呱呱落地,我们就荣升为父母。在此之前,对于这个神圣的职业我们茫然无知,没上过任何父母课程,没学过如何处理与儿女之间的关系。教育学家克劳蒂娅说:从小到大,我们大多数人生活在有连续性的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会受到上一代的极大影响,往往将父母用于我们身上的一套,纹丝不动地用在我们的孩子身上。也许这也算是“三代出一个贵族”的原因吧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9 10:08:31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我们反省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就会发现的确如此。当初曾经反感过的父母的教育方式,现在却不由自主地用在了解决我们与孩子的矛盾冲突上。有一项研究,通过追踪200多个新西兰人,分别在他们3岁、5岁、7岁、9岁、13岁和15岁时,记录他们的家庭氛围和受到的养育方式,然后,等到他们做了父母之后,再观察他们和自己的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结果显示,母亲在自己原来生活的家庭中所受的养育方式和她们对待自己孩子的方式具有一致性。如儿童中期,在和谐、开放、民主、较少冲突的家庭气氛中长大的女性,对自己的孩子会更温和,更敏感。同样,在青年早期,和父母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待的女性,做母亲后也会和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依恋关系。

    因此,我们今天不光在教育孩子,也在教育孩子的孩子。我们强调教育方法,不仅是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是保证子孙后代的心理健康,这是我们强调保证孩子心理健康的第二大理由。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9 10:08:48 | 只看该作者
启示

    反省父母的教养方式

    如果说父母以前的养育方式是“因”的话,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就是“果”,从我们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就可以检验父母养育方式的利害得失。回想自己做儿女时的心理感受,也能理解现在做儿女的所思所想。

   ※ 以父母为镜

    一个人的智慧增长得益于“以人为镜”,父母就是一面现成的“镜子”。他们的经验正在被我们继承,他们的过失也可以成为我们的财富,前提就是“反省”。我们不可能成为完美的父母,但却可以成为一个相对理性的父母。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9 10:09:30 | 只看该作者
※ 在为养儿育女心烦气燥时,想一想我们的投入与产出比

    世上有哪一种职业能与此相比?我们现在的学习与努力不但能带给孩子一生的幸福,还关系到后代子孙的生存质量。


    ※ 当心孩子也在以我们为镜

    不要低估孩子的学习能力,我们现在的言行举止正在给孩子“上课”。孩子不只是坐在课堂上才在学习,家庭也是他重要的课堂,孩子不但在这儿学会了以后如何做丈夫或妻子,还学会了以后如何当父母。因此,人生最重要的课程是在家庭课程里培训出来的。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 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办法。对于孩子而言,家中的氛围主要取决于父母的情感,而家就是最好的指示器,它能指示出孩子的生活状态。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9 10:15:18 | 只看该作者
打骂也会遗传

    既然代际间的连续性有一定的普遍性,我们绝不能以虐待打骂的方式对待孩子。心理学研究反复证实,被虐待成长的孩子为人父母后,也容易成为虐待自己孩子的人。

    2001年6月,在西班牙曾开展了一场“教育但不打骂”运动,就是提倡在不打骂孩子的情况下,对孩子进行教育。运动中,组织者给父母以及儿童教育工作者提供讲座,强调打骂不是教育手段,力图使父母们理解,孩子即使犯错也不需要打骂,鼓励家长寻求不打骂也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和办法。

    摘自《读懂孩子的心》
6#
发表于 2007-12-22 09:13:0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手机版|Archiver|中国孕育网 ( 沪ICP备14030367号-1 ) © 2001-2018 中国孕育网
返回顶部